首次有香港科学家获选加入国家南极考察队
华侨之声中新社香港11月1日电 由中国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1日从广州出发,奔赴南极。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启航活动上致辞时表示,考察队当中有6位成员是从香港选拔的科学家,这是首次有香港科学家获选加入国家南极考察队。 这次出征南极的国家考察队乘坐破冰船“雪龙”号和“雪龙2”号前往极地。陈国基表示,首次有香港科学家加入国家南极考察队参与考察任务,对香港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香港极地科研工作的肯定,也同时凸显了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
2024-11-02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
华侨之声中新网10月30日电 据“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30日,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10月以来,福建海警组织舰艇编队持续加强金门附近海域执法巡查,进一步强化有关海域管控力度,切实维护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中国渔民合法正当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有力保障厦金海域正常航行和作业秩序。
2024-10-31
“闽都巧艺进京”:福州传统工艺美术晋京展在京开幕
华侨之声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胡默达)“闽都巧艺——福州传统工艺美术晋京展”23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来自福州的近300件工艺精品展出,旨在充分展现福州传统工艺全貌,展示当地工艺美术最新的创新发展成果。 福州,三面环山,一侧临海,闽江横贯,两塔相峙,古称“闽都”。福州工艺美术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推动下,福州工艺美术坚持传承精髓、融入现...
2024-10-27
华人抵达秘鲁175周年:缅怀先侨 继往开来
华侨之声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韩辉)“如今,华裔秘鲁人已成为秘鲁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华人社区在秘鲁的地位稳固,对中秘关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秘鲁中华通惠总局理事兼《秘华商报》社长邓振棠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日,由秘华协会举办的首批华人抵达秘鲁175周年纪念活动在利马卡亚俄港口举行,秘鲁政府代表、秘鲁中华通惠总局以及秘中文化协会等多个华人社团受邀出席。 据史料记载,1849年首批“契约华工”7...
2024-10-19
“广州祖庙”五仙观焕新开放
华侨之声中新网广州10月15日电(记者 蔡敏婕)被誉为“广州祖庙”的五仙观焕新开放。五仙观文化艺术空间开放暨紫烟阁14日揭牌仪式举行,历经修缮和提升的五仙观将对外开放试运营。焕新开放的五仙观将与南粤先贤馆组成“一观一楼一仙迹”和“一馆一阁一林苑”,形成古今交融的历史文化场景,再现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羊城”“穗城”,广州的这些别称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故事,相传古时五位仙人分别骑着五只口衔稻穗的...
2024-10-15
【五邑乡情】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侨都窗口越“侨”越美
华侨之声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历史反复证明,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新中国成立以来,侨乡江门始终秉承开放和包容的城市基因和气质,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开拓进取,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谱写了一曲以开放促发展的壮丽诗篇。江门,也从昔日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滨海小城,成为如今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扇重要窗口。 2021年,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
2024-10-10
中国铁路国庆黄金周预计发送旅客1.75亿人次
华侨之声中新社北京10月4日电 (记者 王恩博)记者4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0月3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60.2万人次。铁路黄金周(9月29日至10月8日)运输启动以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已连续4天超1700万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10月4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45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842列。 从12306预售情况来看,进入假日中期,游玩和探亲访友的铁路中短途客流明显增多,成都至西安、北京至上海、广州至南宁、北京至呼和浩特、广州至汕头、广州至长沙、大连至沈阳、北京至太原、武汉至...
2024-10-05
多名香港官员发文庆贺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华侨之声中新网香港10月1日电(记者 戴小橦)10月1日是国庆日,多位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在社交媒体发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大日子;是特区完成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本地立法的宪制责任和历史使命的首个国庆日;也是完善地区治理、重塑区议会制度后的首个国庆日。他很高兴出席国庆日升旗仪式,与大家一起庆祝这个别具意义的历史时刻。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发文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大日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特区政府联同社会各...
2024-10-01
中国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华侨之声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 (马帅莎 李仪)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9月27日18时3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实践十九号卫星作为中国“十四五”规划期间的重要新技术试验卫星,在可重复使用、高微重力保障、高承载比及再入环境试验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将显著提升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新技术验证与预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提供有力支持。 实...
2024-09-28
国庆75周年花篮亮相天安门广场
华侨之声9月22日,“祝福祖国”巨型花篮吊装完成,亮相天安门广场。 依照礼制在天安门广场设置的立体花坛以喜庆的蔬果花篮为主题,篮内选取了美好寓意的蔬果和花卉,体现“蔬果飘香 繁花似锦”,表达对祖国繁荣富强、欣欣向荣的美好祝福,寓意全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时,在篮体南侧书写“祝福祖国 1949-2024”字样,在篮体北侧书写“普天同庆 1949-2024”字样...
2024-09-23
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沈阳举行
华侨之声9月18日,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凝聚力量,开创未来。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
2024-09-19
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近6000亿元
华侨之声中新社北京9月13日电 (尹倩芸)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杨亚俊13日表示,中国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当日,2024年服贸会中国AIGC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杨亚俊在会上提到,中国人工智能应用成效持续提升,在制造业研发、中试、生产、服务、管理等环节应用落地,建成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同时与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加速融合,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
2024-09-14
海內外潮人共同期待!11月18日,汕頭見!
华侨之声第十屆世界潮商大會將於11月18日在汕頭隆重舉辦,這是繼1997年第九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2005年首屆國際潮商大會(現更名為「世界潮商大會」)後,「兩大盛會」再度回歸汕頭,也是「兩大盛會」首次在同一年、同一座城市舉辦。 【「僑」聚汕頭原鄉有約】 日前,「兩大盛會」主題正式確定「潮聚·向汕」,充分表達汕頭作為潮人故鄉對「兩大盛會」重回故裏的喜悅和期盼,傳遞出海內外潮人的美好期待。 1997年11月18日至20日,汕頭成功主辦第九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
2024-09-09
中秋节临近 传统应节食品迎出口高峰
华侨之声中新社广州9月8日电 (记者 许青青)据广州海关8日消息,中秋佳节临近,广式月饼、点心等传统应节食品迎来出口高峰期,众多食品企业纷纷开足马力,以满足节日市场需求。据统计,今年前8月,广州海关监管出口月饼货值超3300万元(人民币,下同)。 据半岛食品有限公司经理谭震宇介绍,公司生产的月饼在港澳市场很受欢迎,今年8月以来已出口5800多公斤。 为了拓展海外市场,不少企业积极研发特色月饼产品。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文浩生表示,该公司1998年就开始出口月饼,今年新推低糖蛋黄月饼、流...
2024-09-09
“00后”另类川剧变脸走红 流行“梗”受年轻人青睐
华侨之声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 在近日的南昌大学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来自该校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系表演专业的大四学生王雨在台上一回头或一转身,一张张脸谱瞬时变换,但变换的脸谱并不是传统的戏剧脸谱,而是哈士奇表情包、黑神话悟空等“另类”脸谱。 一场不一样的川剧变脸表演,不仅迎来台下阵阵掌声,也在网络上受到巨大关注量。短视频社交平台上,热度最高的视频播放量已超千万次。 “我想用一种创新方式去展现这门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戏剧。”王雨5日对中新社记者表...
2024-09-07
最新热点
-
首秀执棒,破壁艺术圈!深圳南山机器人登台国家大剧院
-
广东这个“宝地”出宝了!
-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会见何立峰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会见何立峰
最新热点当地时间7月28日,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在斯德哥尔摩会见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 何立峰向克里斯特松转达中国领导人的问候,并表示,今年是中瑞建交75年,习近平主...
-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最新热点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双方...
-
全国首个虚拟现实移动影厅在浙江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