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国发展绿色经济离不开中国
参考消息网7月19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月17日刊发题为《没有中国,美国无法打造绿色经济》的文章,作者是鲁滨逊·迈耶。文章编译如下:
大约一个世纪前,亨利·福特彻底改革了现代汽车生产,法国、日本、德国和苏联的工程师蜂拥至底特律,学习如何复制他的神奇方法。这些工程师知道,必须追赶上美国。
现在,美国自己加入到了一场经济竞赛中,这次是在蓬勃发展的清洁能源领域。截至今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这要归功于其迅速发展的电动汽车产业,而且它在太阳能电池板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占据了至少74%的市场份额。美国却还在讨论是否要推出清洁能源政策——甚至气候变化是否存在。
美国无法从零开始打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或电动汽车产业。坦率地说,创新的历史表明,美国工程师只有在与中国同行合作的情况下才能在这些行业取得进步。
只要看看福特公司现在身处的困境就知道了。福特希望2026年开始在美国市场上销售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汽车。与福特如今使用钴和镍制造的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可以更快、更多次地充电;而且这种电池也更便宜、更结实,生产电池所用的矿物也更容易获取。
唯一的问题是:福特不知道如何大规模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没有美国公司知道。想出办法大规模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的是中国企业。
福特今年2月宣布将在密歇根州耗资35亿美元开设一家新的磷酸铁锂电池工厂,计划由一家中国电池制造商提供技术。这似乎是一种双赢:中国企业将获得资金和声望,福特将学会如何生产这种电池。美国还将获得2500个新的制造业就业岗位。
技术正是福特最终找到中国公司合作的原因。中国目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者,只有它的工程师才能向福特的工程师们展示如何以快速、可靠的方式生产这种电池——而且是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价格来生产。在所有其他绿色行业也是如此。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拒绝中国的技术将使我们在未来更加依赖中国——因为我们将不得不从中国进口我们从未学会自己制造的东西。
这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最近访华时不得不应对的两难局面,而且也是联邦政府官员未来数年必须要应对的。如果美国企业不能与中国企业在美国合作开设工厂,那么这个国家的工人就会错失工作岗位,其消费者就用不到新技术,其工程师就会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与中国竞争是个好主意,但疑神疑鬼以至于自缚手脚却不是。
最新热点
-
首秀执棒,破壁艺术圈!深圳南山机器人登台国家大剧院
-
广东这个“宝地”出宝了!
-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会见何立峰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会见何立峰
最新热点当地时间7月28日,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在斯德哥尔摩会见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 何立峰向克里斯特松转达中国领导人的问候,并表示,今年是中瑞建交75年,习近平主...
-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最新热点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双方...
-
全国首个虚拟现实移动影厅在浙江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