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走进“秦地林泉之冠”,领略中国石窟艺术的璀璨明珠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天水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还拥有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
10日下午至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陕西省宝鸡市和甘肃省天水市考察调研。在天水市,习近平考察了麦积山石窟,了解当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情况。让我们跟着总书记的脚步,穿越时空长河,领略石窟艺术之美,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点击收听本期《鉴往知来》音频版“秦地林泉之冠”上的“东方雕塑陈列馆”
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部的群山之中,为秦岭余脉,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这里草木丰茂,清流遍地,麦积山一秀崛起,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

从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始,麦积山开启了石窟建造史。
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麦积山石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余个朝代的开凿与重修,现存大小窟龛221个、造像1.06万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

犹如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麦积山石窟以独特的泥塑艺术独树一帜,系统反映了中国千余年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不仅是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的综合体,更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丝路明珠 重焕光彩
历经千百年风雨,麦积山石窟受自然侵蚀和人为因素影响,一度破败凋敝,洞窟残破毁损,雕塑、壁画病害严重。新中国成立后,麦积山石窟逐渐进入系统研究保护时期,并于1961年入选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一代代麦积山人的努力下,这颗“丝路明珠”重焕光彩,2014年,作为丝路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7年,麦积山石窟整体划归敦煌研究院管理,麦积山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麦积山石窟按照世界遗产地的管理要求,先后制定了《麦积山石窟保护管理办法》《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等,形成完善的法规体系,使麦积山石窟保护利用日趋科学规范。麦积山石窟还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借助新媒体和文化创意等手段,让文物“活”起来。
让中华文脉绵延赓续、文明薪火代代相传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早在河北正定工作时,就曾深情告白:“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
在福建保护三坊七巷免遭拆除,在浙江推动良渚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在北京考察时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河南殷墟博物馆指出,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无论在地方还是中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身体力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所强调的,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如今,一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正在徐徐展开。
监制丨申勇 赵雪花主笔丨刘会民 马喆
播讲丨黎春
音频制作丨刘逸飞
视觉丨陈括
最新热点
-
阿富汗北部发生6.3级地震 首都震感明显
阿富汗北部发生6.3级地震 首都震感明显
最新热点新华社喀布尔11月3日电(记者张艺缤 胥舒骜)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阿富汗当地时间3日0时58分(北京时间3日4时28分),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胡勒...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乘车抵达庆州博物馆 韩国总统热情迎接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乘车抵达庆州博物馆 韩国总统热情迎接
最新热点当地时间11月1日下午,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庆州博物馆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欢迎仪式。 总监制丨申勇 监制丨龚雪辉 记者丨史伟 王鹏飞 邢彬...
-
视频丨李在明回答总台记者提问:致力于加强与中国合作
视频丨李在明回答总台记者提问:致力于加强与中国合作
最新热点11月1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结束后举行记者会,介绍会议成果。在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时,李在明表示,中韩经济合作至关重...
-
视频丨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期待会议上的中国声音
视频丨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期待会议上的中国声音
最新热点10月3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韩国庆州举行。近日,总台记者专访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佩德罗萨,并梳理了一份会议看点...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加拿大总理卡尼

中国央行:前三季度工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生产下线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