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名山深处,都住着什么珍稀“网红”?|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岭南名山深处,都住着什么珍稀“网红”?|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时长共6分17秒)
1.5亿年前,地壳中的燕山运动如激昂的乐章,磅礴奏响。板块碰撞,大地震颤,勾勒出南岭山脉雄浑的轮廓。风雨似刀,雕琢山峰岩层,留下斑驳历史。

“赤壁丹崖、群峰如林”的山水画卷里,四条生态翡翠链,横亘其中。 它们串联起北回归线上,一条罕见的生态长廊。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1900米的海拔,刺破云层。
这里保存着完整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系统, 常绿阔叶林广袤生长。
云雾林间,藏酋猴的啼鸣与伯乐树的年轮, 共同演绎生物演化的密码。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如时光胶囊,封存着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 桫椤叶片上,凝结远古时代的样貌, 延续着亿年基因密码。
原始次生林遮天蔽日, 千年南方红豆杉静立, 彰显这片“无人之境”的野性生机。

丹霞山上,其赤壁丹崖似烈焰凝固。 680 座奇峰诠释地球六百万年地质史诗。 地底下6500 万年的红层沉积加上流水雕琢, 造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观。 崖壁上,丹霞梧桐、丹霞小花苣苔以生命韧性演绎地貌与物种共生传奇。

肇庆的鼎湖山北,以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之名, 用1706 种植物编织“活的自然博物馆”。 从唐代庆云寺的晨钟暮鼓到现代生态站的科研监测, 这里一直是探索森林碳汇与气候关系的天然实验室。

广袤绿意之中, 生活着一些妙美多姿,顽强生存的精灵,它们的故事,是希望的诗篇。

中华穿山甲,以鳞甲为盾,用40 厘米长的舌头,守护森林蚁害平衡。 夜幕降临时,它用敏锐的嗅觉寻找蚂蚁巢穴,白天到来时,则在洞穴蜷缩躲避外界威胁。

紫纹兜兰娇小惊艳,唇瓣上的紫色纹路如同自然密码,在恰到好处的阳光照射下,雄蕊如同精密仪器般传播着繁衍生息的花粉。

白鹇,洁白的“林中仙子”。 拖着雪尾羽掠过林间,行走时如舞者翩然。李白赞它“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华南虎的脚印虽已淡出荒野, 但其基因库中仍蛰伏着中国特有亚种的复苏希望。 它们身影渐远,人们却未停止追寻它们回归的脚步。
韶关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里,科学家们引种保育,重塑其野性基因。 人工授精技术助力下,华南虎种群数量突破 60 头。 从“一年三胎产四仔” 创下繁育研究基地的纪录,再到“双胞胎”姐妹“莲花”和“芙蓉”从保育园到模拟山林的蝶变,这是华南虎种群复苏的星火。

在车八岭, 遍布山野的红外相机里,穿山甲们的隐私暴露无遗。 社区共管模式下,林场工作者成为生态巡护员。 无人机巢穴监测,DNA 个体识别, 构建从分子到生态系统的立体保护网络。
现代科技与传统智慧的融合, 让消失的虎啸声、穿山甲的掘土声,终将在岭南群山间,再度交响。

当晨曦洒满山林,当鸟鸣唤醒黎明。都在诉说:真正的守护, 是让每个生命在文明褶皱里,找到尊严的栖居。
这片土地,正以科学为针、人文为线,缝合被撕裂的生态经纬。 保护,不是封存自然于琥珀,而是让人与万物,重新学会共生的语言。


策划:孙朝阳 王海军
编导:石磊
剪辑:徐昊
摄影:石磊 张由琼 姚志豪 肖雄 董天健
设计:谭唯 潘洁
校对:曹柏英
审核:李细华
最新热点
-
阿富汗北部发生6.3级地震 首都震感明显
阿富汗北部发生6.3级地震 首都震感明显
最新热点新华社喀布尔11月3日电(记者张艺缤 胥舒骜)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阿富汗当地时间3日0时58分(北京时间3日4时28分),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胡勒...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乘车抵达庆州博物馆 韩国总统热情迎接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乘车抵达庆州博物馆 韩国总统热情迎接
最新热点当地时间11月1日下午,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庆州博物馆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欢迎仪式。 总监制丨申勇 监制丨龚雪辉 记者丨史伟 王鹏飞 邢彬...
-
视频丨李在明回答总台记者提问:致力于加强与中国合作
视频丨李在明回答总台记者提问:致力于加强与中国合作
最新热点11月1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结束后举行记者会,介绍会议成果。在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时,李在明表示,中韩经济合作至关重...
-
视频丨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期待会议上的中国声音
视频丨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期待会议上的中国声音
最新热点10月3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韩国庆州举行。近日,总台记者专访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佩德罗萨,并梳理了一份会议看点...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加拿大总理卡尼
中国央行:前三季度工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生产下线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