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深供水工程通水60周年 港生走訪「供港生命線」感受灣區血脈相連
2025-03-18 21:09:05
|
来源:香港文匯網
(香港文匯網記者盧靜怡)今年是東深供水工程通水60周年。廣州中醫藥大學30餘名港澳學生代表近日走進了東莞東深供水工程教育基地,展開「飲水思源·同心同行」為主題的現場教育活動。港澳學生實地探訪這條被譽為「供港生命線」的水利工程,不少學生深感祖國對香港同胞的深切關懷,體悟大灣區血脈相連的家國情懷。有港生感言:「東江水不僅是資源,更是祖國對香港沉甸甸的愛。」
「香港的每一滴水都來之不易。」在工程紀念園內,隨着講解員的敘述,一段關乎生存與溫情的記憶被徐徐揭開。20世紀60年代,香港淡水極度匱乏,市民每四天僅能獲供一次水,街頭巷尾排隊取水的場景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大旱,全港水庫存水量僅夠支撐43天,危急時刻,周恩來總理親自拍板,中央政府舉全國之力啟動東深供水工程。1964年2月,上萬名建設者以「要高山低頭,令江水倒流」的豪情,僅用一年時間在東莞橋頭鎮築起攔河壩,將東江水引入深圳水庫,再經專用管道輸往香港。自此,這條全長68公里的「水上長城」,成為香港同胞的「生命之源」。
「香港的每一滴水都來之不易。」在工程紀念園內,隨着講解員的敘述,一段關乎生存與溫情的記憶被徐徐揭開。20世紀60年代,香港淡水極度匱乏,市民每四天僅能獲供一次水,街頭巷尾排隊取水的場景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大旱,全港水庫存水量僅夠支撐43天,危急時刻,周恩來總理親自拍板,中央政府舉全國之力啟動東深供水工程。1964年2月,上萬名建設者以「要高山低頭,令江水倒流」的豪情,僅用一年時間在東莞橋頭鎮築起攔河壩,將東江水引入深圳水庫,再經專用管道輸往香港。自此,這條全長68公里的「水上長城」,成為香港同胞的「生命之源」。

港澳師生參觀東深供水工程。(受訪者供圖)
來自香港的簡浩軒感慨道,香港的發展始終離不開祖國。東莞東深供水工程是祖國對香港支持的生動體現,它不僅解決了香港的用水問題,更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香港與祖國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
港澳學生駐足於泛黃的老照片前,看着一幅幅肩挑手扛的施工場景、香港市民歡呼通水的歷史畫面,無不令他們動容。香港學生李倩融同學說:「原來我們家中打開水龍頭就能用的清水,背後藏着這樣一段『逆天改命』的故事。東江水不僅是資源,更是祖國對香港沉甸甸的愛。」
步入東莞金湖泵站,巨大的輸水管道與智能化監控系統映入眼帘。工程師向同學們介紹,東深供水工程歷經四次大規模擴建,如今年供水量達24.23億立方米,其中逾七成專供香港,佔香港淡水用量近八成。為確保水質安全,工程構建了「源頭—沿途—終端」三級防護體系,東江水經生物預處理、深度凈化等107項指標檢測,達到直飲標準。
在中央調度室,電子屏幕上實時跳動着水量、流速、水質數據,猶如工程的「智慧大腦」。工作人員講述的細節更令學子們肅然起敬:50餘年來,無論颱風肆虐還是寒潮侵襲,東深供水從未中斷一秒;2020年疫情期間,數百名員工封閉駐守80天,確保香港「水脈」暢通無阻。
在走訪的尾聲,港澳學生在取水口畔合影,身後「保護東江水源,感恩祖國關懷」的標語格外醒目。 「原來『生命線』的背後,是無數普通人用一生在守護。」來自香港的伍行毅同學感慨道。

港澳學生在「生命之源」雕像前合影。(受訪者供圖)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热点
-
阿富汗北部发生6.3级地震 首都震感明显
阿富汗北部发生6.3级地震 首都震感明显
最新热点新华社喀布尔11月3日电(记者张艺缤 胥舒骜)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阿富汗当地时间3日0时58分(北京时间3日4时28分),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胡勒...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乘车抵达庆州博物馆 韩国总统热情迎接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乘车抵达庆州博物馆 韩国总统热情迎接
最新热点当地时间11月1日下午,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庆州博物馆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欢迎仪式。 总监制丨申勇 监制丨龚雪辉 记者丨史伟 王鹏飞 邢彬...
-
视频丨李在明回答总台记者提问:致力于加强与中国合作
视频丨李在明回答总台记者提问:致力于加强与中国合作
最新热点11月1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结束后举行记者会,介绍会议成果。在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时,李在明表示,中韩经济合作至关重...
-
视频丨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期待会议上的中国声音
视频丨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期待会议上的中国声音
最新热点10月3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韩国庆州举行。近日,总台记者专访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佩德罗萨,并梳理了一份会议看点...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加拿大总理卡尼
中国央行:前三季度工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生产下线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