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丨未来五年怎么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发展蓝图
                        2025-10-24 23:53:32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0月23日,为期四天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这次全会最重要的一项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从当天发布的全会公报中,可以看到党中央对“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未来五年要怎么干?《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01
关键时期的宏伟目标
 这次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总书记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编制和实施中长期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形成规划纲要之前,党中央提出建议,确定大政方针,作为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已经形成传统和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2015年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020年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都对未来一段时期的规划提出建议。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谋划“十五五”规划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

△ 上海外滩。4月30日,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在上海召开。(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关键”一词,凸显“十五五”的特殊重要性。
 从历史任务看,按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要用3个五年规划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次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这也充分说明,科学谋划好“十五五”事关全局。

△ 人民大会堂。
 从发展环境看,“十五五”时期也是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国内发展深刻变革背景下,构筑新发展优势、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攻坚时期。对此,这次全会也作了深入分析。
 公报指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看到风险挑战因素的同时,全会也分析了我国发展的有利因素和独特优势。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 9月30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表述令人瞩目。9月30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重申这一表述,充分展现了笃定自信。
 谋局先谋势,谋定而后动。这次全会提出了“十五五”的主要目标,并提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二十届四中全会会场。
 02
 举旗定向的鲜明指引
 如何顺利实现“十五五”的发展目标?这次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
 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根本动力、根本目的、根本保障等。这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路线图”。
 “六个坚持”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六个坚持”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首要原则,这是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延续了五年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的原则。“坚持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突出了发展的主题。“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体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坚定决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彰显了强化底线思维、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深远考量。

△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总台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这些指导思想和重大原则,是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与“魂”。把握好“纲”与“魂”,各项事业就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行。
 03
 系统全面的发展蓝图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针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这次全会从十多个领域作出系统部署,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纵观这些举措,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贯穿其中。

△ 现代化的汽车制造厂焊接装配线。(图/视觉中国)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这次全会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十五五”重点任务的第一条,体现出对“立身之本”的重视。
 2023年5月,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会议提出“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今年这次全会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

△ 塞罕坝林场。(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十年前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在今年这次全会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些都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务实之举。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莲花山风电场。(图/视觉中国)
 这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还对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提出明确要求、作出系统部署。
 根据党中央这份《建议》,国务院将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草案,明年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审查批准这个规划纲要,从而把党的主张有效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共同行动。
 目标令人向往,蓝图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中国破浪前行的新航标。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必将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热点
                                
                        - 
                    
阿富汗北部发生6.3级地震 首都震感明显
阿富汗北部发生6.3级地震 首都震感明显
最新热点新华社喀布尔11月3日电(记者张艺缤 胥舒骜)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阿富汗当地时间3日0时58分(北京时间3日4时28分),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胡勒...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乘车抵达庆州博物馆 韩国总统热情迎接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乘车抵达庆州博物馆 韩国总统热情迎接
最新热点当地时间11月1日下午,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庆州博物馆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欢迎仪式。 总监制丨申勇 监制丨龚雪辉 记者丨史伟 王鹏飞 邢彬...
 - 
                    
视频丨李在明回答总台记者提问:致力于加强与中国合作
视频丨李在明回答总台记者提问:致力于加强与中国合作
最新热点11月1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结束后举行记者会,介绍会议成果。在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时,李在明表示,中韩经济合作至关重...
 - 
                    
视频丨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期待会议上的中国声音
视频丨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期待会议上的中国声音
最新热点10月3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韩国庆州举行。近日,总台记者专访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佩德罗萨,并梳理了一份会议看点...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加拿大总理卡尼
 
    
              
                
                                        
                                        
                                        
                                        
                                        
                            
                        
                            
                        
                            
                        
                            
                        
                            
                        
                                       
                                       
                  中国央行:前三季度工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生产下线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