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事聚焦

121亿元!江门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亮相

       10月17日下午,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在江门开平拉开帷幕,一场汇聚全省优质资源的农文旅招商盛宴同步启幕。现场集中推介109个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意向资金需求总额359亿元,充分展现了农文旅融合领域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信心。作为大会东道主,此次江门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数量居全省首位,共11个,意向资金需求总额121亿元,涵盖传统民俗、海洋经济、休闲度假、田园农业等类别,且有10个项目位于开平–台山农文旅融合省级试点,凸显试点引领与区域联动发展优势。
 
121亿元!江门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亮相
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现场
 
布局优、业态新、条件好
全省发布109个重点招商项目

       这次发布的全省109个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呈现出布局优、业态新、条件好三大特点,为投资合作筑牢基础。
 
       布局优。实现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全覆盖,60个项目落地农文旅融合试点县(片区),占比超半数。珠三角60个项目聚焦创新创意与高科技农业,意向资金需求约238亿元;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则依托各自的地域禀赋,分别推出13个、14个、22个特色项目,形成多元互补的业态矩阵。
 
       业态新。项目涵盖田园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度假、传统民俗、生态教育、海洋经济等业态,构建了多元互补、层次丰富的农文旅业态体系。
 
       条件好。大部分项目依托海洋海岛、山川河湖、文化遗产、农业产业园等优质资源进行开发。同时,开发模式灵活,约60%的项目开放合作开发(合资/股权),约30%的项目支持全资运营,约10%的项目提供土地租赁。此外,所有属于地方政府重点推动项目,已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将在用地协调、审批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
 
       为推动项目落地,广东后续还将从三方面发力——搭建对接平台促进精准合作、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政策支持、加强标准引领助力品牌提升。多措并举下,推动项目早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共创广东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121亿元!江门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亮相
江门开平市赤坎华侨古镇火秀广场演出

锚定“侨”和“海”
江门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省级试点建设

       作为本次大会的东道主,江门深度挖掘“侨乡”“滨海”“生态”“农业”资源,推出11个重点招商项目,意向资金需求121亿元,既积极响应省“百千万工程”部署,更全力推动开平–台山农文旅融合省级试点建设,生动诠释“世遗山海、侨心五洲”的发展愿景。
 
       江门以“侨”为魂,打造文化交流新窗口。其中,计划投资16亿元的赤坎南部新区综合开发项目堪称标杆。项目定位农文商旅综合体,计划引入岭南特色商业街、侨乡文化交流中心等业态,且毗邻年均接待超500万人次的赤坎华侨古镇,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华侨文化、链接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业态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创基地等项目,分别从世遗活化、青年文创基地等不同维度,丰富侨乡文旅场景。
 
       向“海”发力,释放“蓝色经济”新潜力。依托全省第二长的海岸线,“海洋经济”成为江门农文旅发展的另一大发力点。此次推出的4个海洋经济类项目,总投资额占比超七成,尽显“蓝色潜力”。投资总额50亿元的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尤为亮眼,项目位于台山市广海湾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的3000亩主题乐园,将与珠海长隆、香港迪士尼实现错位发展,再加上职业教育城、RCEP交流中心等板块,未来有望成为辐射湾区的滨海文旅新地标。海岛旅游方面,计划投资30亿元的川岛国际旅游农文旅融合项目计划盘活上川岛闲置酒店资源,同步开发无人岛、海丝文化体验等业态,推动海岛旅游从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型;计划投资10亿元的台山市海宴滨海文旅城则以“文化+旅游+运动”模式,规划滨海酒店、海上运动中心、湿地公园等,打造世界级滨海度假目的地。再加上台山市广海镇海洋牧场渔旅融合综合体,这些项目各有侧重又协同联动,共同勾勒江门“向海而生”的文旅新蓝图。
 
       绘“绿”添彩,探索生态农业新路径。江门还依托生态与农业资源,为农文旅融合注入绿色动能。开平市蚬冈镇蚬北湾生态旅游度假区投资总额5亿元,地处世界文化遗产锦江里碉楼群区域,拟引入特色农产品种植、运动休闲设施,借潭江沿岸风光打造生态康养胜地;台山市都斛镇“广东第一田”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则计划投资4.8亿元,整合优质农业资源,建设科技示范区、稻米主题游览区等,让游客在体验农耕乐趣的同时,感受现代农业与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江门11个重点项目既是资源优势的集中展示,更是向全球投资者发出的诚意合作邀约,将为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李银换)
 
广东首个!获5060万元项目资本金借款支持
江门公用集团储能项目成功申报政策性金融工具

       记者近日从江门公用集团获悉,其下属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江门市蓬江区镜山200MW/400MWh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正式提交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申请,并成功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国家开发银行审批,获5060万元项目资本金借款支持。该项目成为广东省首个成功申请此项重磅金融政策的储能项目,标志着江门公用集团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融合方面取得关键突破,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下一步,江门公用集团将以该项目成功申报为契机,继续深化新型储能领域布局,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力争打造更多精品储能项目,为我市建设安全、高效、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更大力量。(文/陈敏锐 黄燕燕)
 
潜心传承与发展浮石飘色
台山市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获评优秀
 
121亿元!江门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亮相
赵汝潜(左)积极参与色架的设计与制作。

       近日,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4年度传承活动评估结果中,台山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汝潜获评优秀,浮石飘色再次成为焦点。
 
       1944年出生于台山斗山浮石村的赵汝潜,自幼与浮石飘色结下深厚缘分,师从赵仲高、赵炳培等前辈,他熟练掌握色柜和道具制作技艺,对服装、化妆也造诣颇深。2008年3月,赵汝潜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台山浮石飘色代表性传承人。
 
       近60年来,赵汝潜一直致力于浮石飘色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当地浮石飘色队的艺术指导,他深知色女色仔对于飘色表演的重要性。“色女色仔就是表演的灵魂,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影响着表演质量。”他说。为此,赵汝潜耐心指导每一个孩子,从动作到表情,力求让他们达到姿态优雅、气质展现的标准。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色女色仔脱颖而出。
 
       同时,赵汝潜积极参与色架的设计与制作,例如《嫦娥奔月》《木兰从军》《昭君出塞》的色架等。“每一个色架都融入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新,希望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浮石飘色的魅力。”他说。
 
       在传承浮石飘色的道路上,赵汝潜不仅专注于技艺的传授,更注重培养一批能够接棒的接班人。在他的悉心教导和培养下,赵崇璋、赵坚文等已成为传承浮石飘色的中坚力量。“我从小受到浮石飘色文化的熏陶,跟着赵老师学习后,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门古老技艺的价值。作为浮石村的特色民俗,我们必须将飘色传承下去。”赵崇璋说。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浮石飘色,赵汝潜指导和带领接班人让浮石飘色更好“走出去”。多年来,他们先后参加近百次活动,屡获殊荣。当地浮石飘色队曾三度应邀代表台山赴澳门参加巡游表演,展示台山文化独特魅力,增进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图 李嘉敏)
 
“粤澳社保一窗通”在江门启用
江门、澳门居民可实现68项广东社保业务和28项澳门社会保障服务跨境通办

       10月17日上午,“粤澳社保一窗通(江门专窗)”启动仪式在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举行,标志着“粤澳社保一窗通”项目正式在江门启用,江门、澳门居民可实现68项广东社保业务和28项澳门社会保障服务跨境通办。
 
       “粤澳社保一窗通”项目在江门启用,是江门深化跨境社保服务合作的具体实践,更是江门服务澳门同胞、促进湾区民生融合的务实举措。“目前,我市首批上线‘粤澳社保一窗通(江门专窗)’4个,两地居民通过机器可线上办理相关社保业务。”江门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江门于2021年全国首创地级市在境外设立综合性政务服务专区,目前推动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扩展至6个。其中,以“粤澳社保协同服务”“湾区社保通”和“粤澳社保一窗通”为载体,目前在澳门创新设立3个综合性政务服务专区,可实时自助办理社保多个高频业务。同时,我市设立15个湾区社保通服务专窗为澳门居民提供社会保障在生证明协查认证和一户通协办服务,澳门居民也可通过服务专区线上办理湾区10市44项社保业务。(文/凌雪敏 刘文靖)
 
银洲湖畔造船忙
南洋船舶交船计划已排至2028年
 
121亿元!江门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亮相
南洋船舶生产基地内,多艘船舶同步建造,确保生产订单如期交付。

       10月20日,位于新会区古井镇管咀村银洲湖畔的南洋船舶生产基地一派繁忙景象:码头区域4艘船舶、船坞内2艘船舶同步推进建造,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声不绝,岸边工人各司其职、紧张作业——每一处角落都涌动着实干奋进的活力。记者从南洋船舶获悉,目前该公司交船计划已排至2028年。
 
       作为广东省规模领先的民营船舶制造企业,南洋船舶多年来始终聚焦灵便型散货船细分领域,凭借过硬的建造实力,累计建造量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近十年来,企业持续加码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先后推出多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环保船舶:从39000DWT绿色环保灵便型散货船、B型39000DWT绿色环保灵便型散货船,到39800DWT多功能散货船、40000DWT绿色环保大开口型散货船,每一款产品都紧扣“绿色、高效、多功能”的行业趋势,赢得市场广泛认可。
 
       国际知名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Clarkson)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南洋船舶手持订单共计63艘,总载重吨达307.95万吨,包括22艘64500载重吨大灵便型散货船和41艘40500载重吨灵便型散货船,交船期已排至2028年。这份“沉甸甸”的订单,不仅为企业未来数年的稳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更彰显出我市民营造船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将为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图 冯瑶君 古井宣)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热点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