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官日金牌到首日金牌,武大靖的1444天
文化艺术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5日电(记者 李赫)从2018年2月22日到2022年2月5日,时隔1444天,中国军团再迎冬奥金牌。 对于开幕式后首日便顺利夺金的中国代表团来说,这样的等待并不漫长。 因为4年前在平昌,这份等待经过了13个比赛日,才在短道速滑收官日当天收到回应。 从中国代表团平昌冬奥“首金”,到中国代表团北京冬奥“首金”,时隔1444天,武大靖再登冬...
2022-02-06
率先开战!北京冬奥会中国队首秀,看冰壶!
文化艺术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2日电(刘星晨)随处可见的红灯笼,家家户户张贴的福字,大街上手提礼物的行人……新春佳节来临,一切喜庆祥和。2月4日,北京冬奥会将在“鸟巢”揭开面纱。其实伴着浓浓的年味儿,这场冰雪盛宴已提前向宾客们发出诚挚邀约。 2月2日,农历大年初二,冰壶项目将率先开战。在开幕式前,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便能一览中国运动员的风采。 北京冬奥会中国队首秀,看冰壶! 按照中国风俗,“正月里都是年”,这意味着,北...
2022-02-02
中国艺术家如何夺取国际艺术话语权
文化艺术——比佛利艺术节蓝筹股首席艺术家黄建南访谈 近日,全球公益联盟金质勋章获得者、享誉国际的 LABA比佛利艺术节蓝筹股首席艺术家黄建南就中国艺术家如何夺取国际艺术话语权接受了媒体的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人民网对黄建南访谈视频的报道截图 我十多年前就出国,去意大利、去巴黎大皇宫展,每次都能拿到大奖。巴黎大皇宫艺术展我参加了七、八届,当时对国外的好多画挺有兴趣...
2022-01-31
"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留学生的欢乐中国年
文化艺术中新网南昌1月27日电 (李韵涵 程万海)“丑牛玉角双如意,寅虎金斑一彩头。”随着笔锋或抑或扬,一幅寓意吉祥的春联便跃然纸上,真诚的祝福洋溢在字里行间。 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陶艺工作室二楼大厅墨香四溢。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梅仕灿静气凝神,挥毫泼墨,现场为留学生创作的这副春联,不仅用一笔一画把新春的祝福倾注在笔端,还将古老的书法文化和楹联艺术完美融合,让人啧啧称赞。 &l...
2022-01-28
邛崃春晚“抢鲜”看 三个篇章显年味
文化艺术晚会现场。 邛崃文旅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7日电 (汤雁)歌声悠扬辞旧岁,舞姿蹁跹贺新春。1月26日晚,由中共邛崃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主办,邛崃市文化馆承办的2022“成都文化四季风·民俗闹春”暨第三届“临邛春晚”线上主题晚会在平乐古镇进行了节目的录制。整场晚会共分为“欢庆·美好新春”、“共建·幸福生活”、“描绘·奋斗蓝图&rdq...
2022-01-27
冬奥之年 尽享长春冰雪盛宴
文化艺术以“长春冰雪·喜迎冬奥”为主题的第25届长春冰雪节开幕式2021年12月12日在长春冰雪新天地盛装举行,长春冰雪新天地同时开园迎客。本届长春冰雪节,得到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支持指导,由长春市人民政府、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 第25届长春冰雪节开幕式现场。梁琪佳摄 长春冰雪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rdqu...
2022-01-27
第二届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揭晓 汉文帝霸陵等入选
文化艺术中新网西安1月24日电 (记者 阿琳娜)第二届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24日揭晓,太平遗址、周原先周建筑与西周城址、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西汉帝陵——霸陵遗址、咸阳洪渎原墓葬群、西安新小寨元代赵氏家族墓地等六个考古项目成功入选。 据介绍,太平遗址是陕西史前时期的超大型中心聚落遗址之一。初步的年代学研究为距今4000年左右,正处于史前末期到文明初期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文化遗存的发掘与研究,对于探索史前文化向早期文明过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太平遗址已发掘出土有玉璜、玉璧、玉刀和陶牌饰、...
2022-01-24
周原遗址首次发现先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
文化艺术中新网西安1月24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4日从第二届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获悉,考古人员在周原遗址首次发现先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是认定周原遗址先周时期聚落性质的关键材料。 据介绍,周原遗址是规模最大的先周文化与西周文化聚落,被学界认为是古公亶父迁岐之地和西周都邑之一。 外城东南角夯土基址出土陶鬲。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经过2020至2021年度的考古工作,周原考古队首次发现了先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该建筑基址位于岐山县京当镇王家嘴村西北,坐北朝南,基址整体东西宽38米、南北...
2022-01-24
王安忆、余华等人新作获评《当代》2021年度长篇小说五佳
文化艺术中新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社主办的《当代》2022年度文学论坛暨颁奖典礼24日在京举行。备受关注的《当代》杂志社2021年度长篇小说五佳揭晓,分别是王安忆《一把刀,千个字》、刘震云《一日三秋》、东西《回响》、余华《文城》、罗伟章《谁在敲门》。 第十八届《当代》长篇小说年度论坛,在初评推荐、读者网络投票、专家评议等既有环节的基础上,为使评选结果更具专业性和代表性,又邀请全国各省市评论家、作家、刊物主编和媒体代表七十余人进行了线上投票。最终汇总读者网络投票、专家线上投...
2022-01-24
传统文化如何“破圈”?福建将发挥世遗大会溢出效应
文化艺术中新社福州1月24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当下,如何传承和发展?福建省代省长赵龙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福建将充分发挥世遗大会溢出效应,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保护好福州古厝等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支持泉州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的典范城市,支持厦门、莆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于24日继续在福州召开的福建省两会上,福建省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建言进一步发挥世遗大会溢出效应,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去年,福建成功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泉州:宋元中国...
2022-01-24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福建将发挥世遗大会溢出效应
文化艺术中新网福州1月24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当下,如何传承和发展?福建省代省长赵龙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福建将充分发挥世遗大会溢出效应,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保护好福州古厝等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支持泉州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的典范城市,支持厦门、莆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于24日继续在福州召开的福建省“两会”上,福建省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建言进一步发挥世遗大会溢出效应,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去年,福建成功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泉州:宋元中国的...
2022-01-24
“石窟艺术之乡”甘肃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
文化艺术中新网兰州1月24日电 (记者 丁思 冯志军)24日,甘肃省文旅厅厅长陈卫中在兰州表示,2021年,该省持续加强重要文物系统性保护利用,文物科技研发引领全国,逐步建立起以土遗址、壁画彩塑、遗产监测管理、文物数字化为主的成套技术与标准规范体系,广泛应用于国内文物保护利用,并逐步向“一带一路”沿线推广,甘肃成为我国首屈一指的文物科研重镇,敦煌研究院成为文物科技保护“国家队”。 当日,2022年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披露,2021年,甘肃着力实施文物保护、研究阐释、传承弘扬、区域带动、展览交流...
2022-01-24
考古发掘厘清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营建与毁坏过程
文化艺术中新网西安1月24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4日从第二届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获悉,通过考古发掘已厘清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的营建与毁坏过程。从存在红烧土和碳屑的情况看,城门的毁坏与火有关,之后还经过流水破坏形成自然冲沟。 粗夯堆积情况。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图 秦始皇帝陵位于骊山北麓,规模宏大,埋藏丰富。据介绍,经过60年的考古工作,基本摸清了秦始皇帝陵园的结构与布局,陵园之外也发现有大量陪葬坑、陪葬墓,以及修建陵墓时留下的相关遗存。 秦始皇帝陵园(由北向南拍摄)。 秦始皇帝陵...
2022-01-24
儿童担纲主角 新疆新锐戏剧艺术中心等打造儿童剧《青鸟》成功首演
文化艺术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24日电 (王江伟)以儿童为主演的音乐舞台剧《青鸟》,剧中有15个角色,其中12个角色由儿童演员担纲。他们中,最大的有9岁,最小的只有5岁。 “剧团从海选到演出,历时4个月。孩子们需要记住长达一万两千多字的台词,14首高难度歌曲,还有错综复杂的走位,互相之间的对戏配合。”新锐戏剧剧场运营负责人刘雨薇24日对记者表示,孩子们经历了一部作品的诞生,“这对于他们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和锻炼。” 23日晚,由新疆新锐戏剧艺术中心携手新疆广播电影电视少儿艺术团、海伦戏剧中心(新...
2022-01-24
最新热点
-
首秀执棒,破壁艺术圈!深圳南山机器人登台国家大剧院
-
广东这个“宝地”出宝了!
-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会见何立峰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会见何立峰
最新热点当地时间7月28日,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在斯德哥尔摩会见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 何立峰向克里斯特松转达中国领导人的问候,并表示,今年是中瑞建交75年,习近平主...
-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最新热点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双方...
-
全国首个虚拟现实移动影厅在浙江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