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作以碎片拼就,画纸经烈焰灼烧,这是一场怎样的乡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第四季第十一集,邀您一同欣赏何加林创作于2014年的中国画《记忆的碎片》。
烧灼的画纸传统的呼唤
《记忆的碎片》中,何加林重构了一个潜藏在心灵中的村庄。画面上部,木梯斜倚、树木蓊郁,恬静古村恍若正在梦中轻轻呼吸。画面下部,村庄标志性的大树枯朽倾倒,水榭破败,残荷凋零。一半萧瑟,一半生机,烧灼的碎片交织出历史的乡愁与未来的憧憬。
何加林站在当下视角,完成了对中华文明的回溯与思考,表现出对古村生命衰落的忧虑,对乡村生活的自然呈现和对历史记忆的深深缅怀。
捕捉文化遗迹铭刻村庄脸庞
1975年,何加林随父母从陕西返回祖籍浙江,定居杭州。从黄土高天到江南名郡,少年仿佛一脚踏入了活着的历史。城隍山、西泠印社、西湖,难以被时间磨灭的文化遗存触手可及,这让何加林感受到了与历史对话的美妙,产生了精神和文化的归宿感。从此,何加林成为生活中文化遗迹的捕捉者。
20世纪90年代至今,何加林跑遍祖国大江南北探寻古村落。在他眼里,古村落是活着的文物,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每一个村子,都有不一样的脸庞,仿佛时间的悠长诗篇,铭刻着历史的痕迹。何加林用艺术的方式,将这些温暖的生活痕迹与历史的记忆,如魔法师般融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创造出一幅幅以古村落、乡愁为主题的作品。
记忆碎片寻觅乡愁
用画笔与村庄持续多年对谈,何加林更能敏锐察觉到古村生命脉搏的变化。
2013年的一天,何加林带学生前往西川村写生,夕阳打在金黄色的土墙之上,整个村落弥漫着诗意。然而偌大的一个村落,却只居住着三五户人家,许多的院落其实都已经荒芜了,那是一种让人心痛的美感。
时代大步向前,留下失落的村庄和弥散的乡愁。对古村生命衰落的忧虑,催生了何加林创作的欲望。他希望创作一幅作品,引起人们对正在逝去的古村落的关注。
反复尝试,冥思苦想间,时空的维度被宣纸扩展。记忆与现实的碎片在画家脑中重叠,交织,突然间灵光乍现。
何加林脑子里突然蹦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印象,当年画作被从火中抢救回来,而对古村落的抢救也无异于此。笔触营造出恍若火舌焚过的纸面的效果,留下破碎的孔洞,像呐喊的嘴,诉说着村庄的心事。
总是在奔跑中,我们眷恋历史深处的那片安宁。旧时的巷口,袅袅的炊烟,乡土中国里,藏着岁月长河中心灵不变的慰藉。让我们细细品味画作,在奔跑中,捡拾记忆的碎片,让乡愁以实体的形式生长、复活。
最新热点
-
首秀执棒,破壁艺术圈!深圳南山机器人登台国家大剧院
-
广东这个“宝地”出宝了!
-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会见何立峰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会见何立峰
最新热点当地时间7月28日,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在斯德哥尔摩会见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 何立峰向克里斯特松转达中国领导人的问候,并表示,今年是中瑞建交75年,习近平主...
-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最新热点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双方...
-
全国首个虚拟现实移动影厅在浙江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