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深闺”的新疆“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
中新社乌鲁木齐1月21日电 题:走出“深闺”的新疆“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
作者 史玉江
“新疆是个好地方——第九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展”21日在此间启动,来自天山南北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展身手,展示新疆各类非遗的保护成果。
中新社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民族乐器、面塑、皮影戏、剪纸等十几位非遗传承人携近百件展品亮相,同行者感慨称其为一场“中华文化盛宴”。
葫芦上复活敦煌、克孜尔壁画
马江红坐在椅子上,用腿支住约70厘米高的大葫芦,一手搀扶,一手刻画,看似普通的葫芦“上身”已“穿上了美丽的花衣”,而精雕细刻的这“半成品”,已用时60多天。
在其身后的长桌上,摆放着一个个制作精美的的葫芦,这些葫芦的全身雕刻着舍身饲虎、飞天、释迦牟尼、弥勒菩萨等壁画,完美复活敦煌壁画和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
马江红是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要专注于克孜尔千佛洞、敦煌壁画、唐卡艺术的研究及壁雕和绘画艺术的研究与创作。“我从事葫芦壁画雕刻已30余年,已完成的作品中,克孜尔石窟壁画、敦煌壁画将近占一半。上大学时,我就被敦煌壁画优美的线条、巨大的画幅力量吸引。”马江红痴迷于壁画,在于她偶然看到新疆油皮葫芦的雕刻,萌生了将壁画雕刻到葫芦上的想法。
经30余年的钻研,马江红把大型的壁画佛像故事,雕刻在了有限的葫芦上,再现了克孜尔石窟、敦煌石窟一千多年前的状貌。“壁画是方形的平面,而葫芦是圆形的球面,耗时特别长。”马江红说,对这份手艺的热爱和执着,缘于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念。
近20年来,马江红到北京、上海、西藏、贵州、山西等地以及新加坡举办葫芦壁画作品展,其雕刻艺术反映的内容包括新疆风土人情、刀郎文化、以及克孜尔千佛洞、敦煌佛教壁画等。
在马江红看来,“在很多地方,我的作品会得到众多观众认可,同时也感受到大家对‘非遗’的热情。”
守艺50余载徒弟近300人
在“非遗”年俗展一角,都塔尔、热瓦甫、弹拨尔等民族乐器琳琅满目,它们的生产者是能制作28种手工民族乐器的新疆工艺美术大师艾尔肯·吐么尔。
57岁的艾尔肯·吐么尔师从父亲,匠心守艺50多年。“我爷爷就是做乐器的。我有两个孩子,大儿子虽然是医生,但很多种乐器都会做,周末和闲暇时间会过来帮我。”
掏挖成型、粘贴音箱板、放置弦码、抛光上漆等十多道工序,艾尔肯·吐么尔虽娴熟如轻,但他并未停歇。在制作乐器的近30年来,他还带出280多名徒弟。“我最大的徒弟78岁,他叫艾兹孜江,退休后跟我学艺12年,现在新疆民街有工作室,生意还不错。”
作为“非遗”传承人,艾尔肯·吐么尔除制作、传播手艺,近年来还兼演奏。乐器已经成为他与朋友互动的语言,家庭聚会时,艾尔肯·吐么尔总会拿起都塔尔弹奏一曲。
平日里,艾尔肯·吐么尔依然会在乌鲁木齐的店铺中雕刻着手中的乐器,憧憬着美好未来。近年来,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兴起,他的不少乐器成为国内外旅客的“伴手礼”。(完)
最新热点
-
阿富汗北部发生6.3级地震 首都震感明显
阿富汗北部发生6.3级地震 首都震感明显
最新热点新华社喀布尔11月3日电(记者张艺缤 胥舒骜)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阿富汗当地时间3日0时58分(北京时间3日4时28分),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胡勒...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乘车抵达庆州博物馆 韩国总统热情迎接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乘车抵达庆州博物馆 韩国总统热情迎接
最新热点当地时间11月1日下午,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庆州博物馆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欢迎仪式。 总监制丨申勇 监制丨龚雪辉 记者丨史伟 王鹏飞 邢彬...
-
视频丨李在明回答总台记者提问:致力于加强与中国合作
视频丨李在明回答总台记者提问:致力于加强与中国合作
最新热点11月1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结束后举行记者会,介绍会议成果。在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时,李在明表示,中韩经济合作至关重...
-
视频丨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期待会议上的中国声音
视频丨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期待会议上的中国声音
最新热点10月3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韩国庆州举行。近日,总台记者专访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佩德罗萨,并梳理了一份会议看点...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加拿大总理卡尼
中国央行:前三季度工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生产下线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