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化艺术

四川绵阳:非遗“圈粉”异国青年 指尖触摸传统技艺之美

近日,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组织留学生走进位于绵阳的文昌合香非遗工作室,沉浸式体验文昌合香制作技艺,在亲手制香的过程中触摸非遗脉络,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非遗代表性项目文昌合香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李睿的悉心指导下,留学生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她不仅传授了合香珠选料、配比、和泥、揉丸等古法技艺,更将香文化背后的东方哲学娓娓道来。“每一种香材的调和,就像不同文化的相遇,只有尊重其本真,才能融汇出悠远和谐的芬芳。”李睿边示范边讲解。

对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托莉而言,这次体验是她数年研习中国文化的生动延续。“留学之前我就很喜欢中国的历史和艺术。”她一边揉捏着香泥一边说道,“川菜的麻辣鲜香让我着迷,绵阳米粉、江油肥肠、北川老腊肉都是我喜欢的美食。而今天亲手制作非遗合香珠,更让我爱上了中国文化。”

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哈迪加则沉浸在手作的喜悦中。看着自己亲手揉制的香珠逐渐显现出光泽,她爱不释手:“这太神奇了!自己做的合香珠竟如此漂亮。”她兴奋地表示,这份亲手创造的美丽将是她珍藏的中国记忆,并已迫不及待计划下次再来,深入探索更多非遗宝藏。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随行的辅导老师表示:“我们持续搭建桥梁,让留学生们从书本走向生活。不管是之前带他们去广元茶园里采茶,还是去北川体验扎染,以及今天亲手制作合香珠,都是想让这些年轻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中华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

绵阳对非遗传承的重视,为这类深度体验提供了丰沃土壤。当地着力推动非遗融入生活场景,支持传承人开设工作室、走进校园与社区。在此之下,文昌合香非遗工作室这样的非遗体验空间不断涌现。此次非遗技艺在异国青年的指尖完成了一次鲜活的跨文化转译,他们学习的不仅是一串香珠,更是一粒文明互鉴的种子。

记者 吕婕 文/图

编辑丨尼玛拉姆 责编丨陶岚 冯丹

校对丨王林馨 审核丨李国华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热点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