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以案为鉴加强生态修复 完善损害赔偿制度建设
中新网兰州1月24日电 (张婧)24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过去一年,该省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开展赔偿案例实践,强化案例指导,以此来加强生态修复。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法规与标准处处长马力介绍说,甘肃积极与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协商,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甄别和案例实践调研工作方案》,组织专家和律师团队赴6个市州,通过资料查阅、现场踏勘、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实践,重点帮助各地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甄别核实中认定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同时,对同类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发挥已实践案例示范作用,推动各地尽快形成案例实践。其中,甘南藏族自治州3家公司矿产开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入选第二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典型案例,并被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
马力说,甘肃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实行清单式管理,主动从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指出问题,国家黄河警示片和省级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反映问题中梳理涉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形成了《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清单(第二批)》,并印发相关省直部门和市州,对纳入清单的案件重点指导和督办。
据悉,2021年,甘肃省共计转送赔偿案件线索57条,逐一组织核查生态环境损害情况,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进展报送系统”报送进展,开展省级网上审核,督促符合赔偿启动条件的及时启动索赔工作。各市州结合省级下发线索和日常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工作,摸排新增线索157条。
会议还对甘肃省2021年流域生态补偿开展情况进行通报,有序推进了黑河石羊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以巩固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推进黑河石羊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美丽河湖建设,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财务审计处处长袁艺说,通过流域补偿试点,2021年西北诸河流域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黑河、石羊河7个考核断面水质达到目标值,6个断面主要污染物比上年有所下降,实现了水质持续稳定向好的目标。石羊河入围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推荐名单,为该省加快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和样板参考。2021年下达奖补资金1650万元,累计下达奖补资金5150万元。(完)
最新热点
-
时政微纪录丨谋篇布局“十五五”——习近平总书记上海之行纪实
-
重磅微视频丨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
-
【央视快评】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
国台办:欢迎台湾同胞踊跃参与“中国电影消费年”
-
时政专题片丨挺立潮头开新天——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时政专题片丨挺立潮头开新天——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最新热点2025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人工智能发展,是总书记此行考察的重点,也是他一直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