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科研人员在崖州湾科技城开展超级火龙果种植研究
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推动下,巴基斯坦籍科研人员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与中方科研人员共同攻关超级火龙果项目,这是三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一个生动案例。
海南大学南繁学院王华锋教授的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科研创新团队)由十余名中巴科研人员组成。
科研创新团队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开展火龙果研究:一是延长水果的保质期;二是生产的超级火龙果可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据了解,近年来,火龙果种植在巴基斯坦逐渐兴起,但受限于种质资源、种植技术、管理水平等因素,存在产量低、储存时间短等问题,导致当地农民种植火龙果积极性不高。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推动下,卡玛等巴基斯坦籍科研人员来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进行科研交流。在学成归国后,有望帮助当地巴基斯坦人民提高火龙果品质和产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自巴基斯坦的海南大学南繁学院博士后卡玛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要从事作物遗传学研究。一年前他加入了科研创新团队并开始了超级火龙果培育研究工作。
“我来三亚是因为这里具备完善的科研设施,可以让我们进行很多研究工作,帮助我在三亚实现科学梦想。”卡玛说:“我们采取传统实地种植搭配基因技术研究的方式,更好培育超级火龙果,这两种研究方法缺一不可。我想在完成研究后,回到我的国家,努力把这项技术推广给巴基斯坦人民,这样他们就可以生产超级火龙果。”
海南大学南繁学院的巴基斯坦籍博士研究生达里亚汗说:“共建‘一带一路’对我的国家意义重大,给巴基斯坦带来了很多益处,它不仅连接了中国和巴基斯坦,而且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建设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和一些农业方面的合作,这对两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在海南大学南繁学院的巴基斯坦籍博士研究生阿米尔看来,中巴建立了很好的友谊,巴基斯坦现在的变化很大,很多科研和建筑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也加入了在巴基斯坦的中国公司。他说:“能看到中巴两国通力合作,真是太好了。”
近年来,三亚已与数十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仅在水稻、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生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等领域开展重点合作,还通过举办国际性专业学术论坛等方式,就深化南繁种业、深海科创等领域合作开展交流研讨,进一步推动发展红利惠及各国人民。
最新热点
-
时政专题片丨挺立潮头开新天——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时政专题片丨挺立潮头开新天——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最新热点2025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人工智能发展,是总书记此行考察的重点,也是他一直以...
-
四川巴中:大型现代川剧《晏阳初》将在多个国家巡演
-
方钢军: 书画是人与自然的身心交流
-
中国商务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切实解决堵点卡点问题
中国商务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切实解决堵点卡点问题
最新热点中新网4月27日电 商务部等6部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
YouTuber OTWD at Canton Fair: China's robots blow my mind
YouTuber OTWD at Canton Fair: China's robots blow my mind
最新热点Welcome to the Future at Canton Fair 2025! Step inside the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