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谈,先要想清楚几个问题
时事聚焦财政部4月3日发布消息,经中美双方商定,美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将于4月4日至9日访华。 这是耶伦9个月后再度访华,她也将成为拜登政府任内两次访华的内阁官员。 要想不虚此行,美方先要想清楚几个问题。 耶伦,为什么能成为2024年最先访华的拜登政府内阁官员? 中美经贸领域沟通交流机制的新变化,是一个关键的观察点。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表示,去年成立的中美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是在当下中美经贸关系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04-04
电价大涨,民进党当局能源政策终于爆雷
时事聚焦4月1日,岛内工业、家庭及小商家用电价格全面调涨,平均涨幅高达11%,用电特大户最高涨25%。谭主和岛内民众一样,希望这只是个愚人节玩笑,但可惜不是。 民进党当局此次涨电价的背景是,岛内最主要的电力供应企业台湾电力公司(台电)已是大厦将倾,全岛陷入用电困局。公开资料显示,台电近年的亏损总额已接近其资本额,濒临破产,急需大涨电价填补窟窿。 对于此次大幅调涨电价,民进党当局做了不少铺垫。一方面给涨价找理由,声称是为了因应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又把涨价影响说得云淡风轻、无足轻重...
2024-04-02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 综合实力再上台阶
时事聚焦新华社广州4月1日电(记者叶前、吴涛)记者从广东省大湾区办获悉,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再上台阶。 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说,2018年大湾区经济总量为10.8万亿元,5年增长了3.2万亿元。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尤其是2023年以来,围绕“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广东携手港澳加快建设世界级大湾区、发展最好的...
2024-04-02
熱點追蹤|細數馬英九的「廣東情緣」:識講「少少粵語」 愛飲廣東粥
时事聚焦(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盧靜怡廣州報道)今天(4月1日),馬英九率台灣青年學子一行從台北桃園機場出發,搭乘南航航班,於當日下午抵達深圳後,將在廣東、陝西、北京等地開展為期11天的參訪交流。 雖然這是馬英九首次來廣東參訪交流,但他對這片土地顯然並不陌生。點新聞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馬英九與廣東的淵源不少,在香港出生的他,會一點點粵語。他還曾在社交網絡發帖點讚「廣東粥」好味道。另外,馬英九與廣東台商亦關係密切,多有交集。...
2024-04-02
跨境支付「組合拳」來了!深圳全方位便利境外來華人士消費支付
时事聚焦打造深圳全域支付示範區,圖為2024深圳「國際支付季」發布支付領域創新成果。(大公文匯網記者毛麗娟攝) (大公文匯網記者毛麗娟)在免簽、央行大力提升境外來華人士支付便利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來華旅行的境外遊客日益增多。4月1日,深圳「國際支付季」發布活動在深圳舉辦,銀行、支付機構、國際卡組織、商圈及企業等多家參與方將按照「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原則,聚焦深圳國際機場、口岸境外來深人員「第一站」和購物消費、酒店住宿、...
2024-04-02
記者觀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線管理「滿月」新變化
时事聚焦近一個月來,橫琴智慧口岸公共服務平台註冊用戶突破16萬人;「免稅進口主體」數量也翻近一倍。(受訪者供圖) (大公文匯網記者方俊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實施分線管理政策迎來「滿月」。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人員進出高度便利的創新政策實施一個月來,橫琴有哪些新變化?而被期待成為「澳門居民新家園」的橫琴島,又將如何進一步促進琴澳兩地一體化協同發展? 口岸創新通道 出境與安檢「一次過檢」 &n...
2024-04-02
被外媒唱衰了五年的橋 迎來了大塞車
时事聚焦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已經五年多了。 還在建時,外媒質疑大橋「浪費」、「虧本」、「閒置」、「面子工程」的聲音就不絶於耳。 FT中文網甚至問出「如何挽救港珠澳大橋?」這樣的問題。 英國議員也將港珠澳大橋作為唱衰香港的例據。 美國人也質問修建大橋的意義。 大橋剛通車時,因為各種手續的問題,所以通過的車輛比較少。 2020年起,由於新冠疫情,香港與內地...
2024-04-02
零碳智慧产业园区,大湾区绿色发展下一个热点
时事聚焦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低碳、智慧、绿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零碳智慧产业园区融入碳中和理念,利用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多种技术手段,使园区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实现绿色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3月28日至30日,2024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与展览(MIECF2024)举行,今年展会首次开设零碳智慧产业园区论坛,与会专家、企业家分享零碳智慧产业园区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共同探讨这一领域的创新突破,受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热烈关注。 &n...
2024-04-01
南来北往:金融让粤港澳居民畅享湾区生活
时事聚焦“太方便了!在楼盘销售中心认购后直接回澳门汇款,中行完成相关流程后资金当日就可以到开发商账户,我可以更快住上心仪的新房了!”3月中旬,在“澳门新街坊”项目现场,澳门居民李女士为很快可以在横琴拥有新家而雀跃。 这得益于“横琴金融30条”中相关政策的落地,“澳门新街坊”成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个试点“先结后补”便利化政策的楼盘,澳门居民购房流程大幅缩短,“跨过濠江来安居&rd...
2024-04-01
內地「人臉識別」今推安全規範
时事聚焦2017年,杭州萬象城的肯德基KPRO餐廳上線「刷臉支付」,實現了該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首次商用。 (大公報記者 趙一存、李陽波、盧靜怡、郭若溪、賴振雄)隨着科技飛速發展,人臉識別技術在全球各地獲得廣泛應用,系統精度、數據儲存以至用戶保障等環節備受關注。4月1日起,內地一批新規正式實施,這其中,國家標準《信息技術 生物特徵識別 人臉識別系統測試方法》(下稱《標準》)規範和統一人臉識別系統的測試方法,提高人臉識別系統的測試質量和可信度,促進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保障系統安全和合規,保護個人隱私和公共利益。...
2024-04-01
全國首個跨境養老服務業標準化試點落地南沙
时事聚焦「廣東廣州南沙區養老機構跨境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29日在南沙正式揭牌。(大公文匯網記者李紫妍攝) (大公文匯網 記者 李紫妍 廣州報道)隨着近年香港長者北上養老成趨勢,粵港澳三地跨境養老服務合作愈深。今天(29日),廣東廣州南沙區養老機構跨境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啟動儀式暨穗港澳養老服務融合發展供需對接活動在廣州南沙舉行。會上,南沙區與香港、澳門養老機構代表簽署了粵港澳跨境養老標準合作備忘錄,將通過跨境養老服務標準三地協同研製與實施,形成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
2024-04-01
灣區動力 | 穗研建「超級灣區」網 港人北上更便捷
时事聚焦去年12月26日,亞洲最大的火車站樞紐綜合體之一—廣州白雲站正式投入運營。(中新社) (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 廣州報道)為加快推動建設「全球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廣州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22-2035年)》(下稱《規劃》)目前正進行徵詢意見公示,首次提出建設全球「超級灣區」互通網絡;規劃布局15條城際鐵路線路,將實現廣州與灣區城市1小時互達。據悉,廣珠(澳)高鐵白雲機場預留工程已開建,穗莞深城際延伸至皇崗口岸工程正加快建設中,廣深高鐵新通道線位也基本選定。廣東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關負責人...
2024-04-01
港生復活節假期北上大灣區「增值」 探訪AI應用場景
时事聚焦復活節長假,不少港生結伴北上「增值」。圖為粵港澳高校學生走訪大灣區AI應用場景。(盧靜怡攝) (大公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這個復活節長假,不少港生結伴北上「增值」,到廣東高校及大灣區科技企業走訪交流,探訪新質生產力的應用場景。今日(3月30日),來自香港城市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的數十位港澳學生,到廣東工業大學交流,並參訪廣州AI產業鏈「鏈長」企業。「趁假期北上交流,增長見識是個好機會。」香港城市大學博士一年級學生邱瑞洋告訴記者,今次到大灣區內地企業走訪,發現不少AI企業已經將多個前沿技術應用到實...
2024-04-01
中國經濟第一大省怎樣「挑大梁」?廣東在這場新聞發布會給出答案
时事聚焦3月29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發布會廣東專場,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偉中表示,廣東作為經濟大省,必須真正挑起大梁,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努力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 今年是中國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提出不僅要完成年初定下的5%的經濟增長目標,推動高質量發展;而且還要為全國發展大局多作貢獻、挑起大梁。 這場歷時1個多小時的新聞發布會上,不僅有亮眼的發...
2024-03-31
Jerry中国说 | 广东高质量发展有“利器” 跨国企业投下“信任票”
时事聚焦3月29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有关负责人向中外媒体介绍相关情况。2023年,广东GDP突破13万亿元大关,跨上新的增长台阶。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今年1-2月,广东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稳中向好的态势明显,同时也是广大外资企业投资的首选地、优选地。 对此,资深英国媒体评论...
2024-03-31
最新热点
-
时政微纪录丨谋篇布局“十五五”——习近平总书记上海之行纪实
-
重磅微视频丨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
-
【央视快评】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
国台办:欢迎台湾同胞踊跃参与“中国电影消费年”
-
时政专题片丨挺立潮头开新天——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时政专题片丨挺立潮头开新天——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最新热点2025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人工智能发展,是总书记此行考察的重点,也是他一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