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人为不立案”,上海法院全面运用立案“智能审查”系统
新华社上海1月21日电(记者兰天鸣、郭敬丹)记者21日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获悉,上海法院2021年全面运用立案“智能审查”系统,对符合立案条件、审查期限满7日的案件和调解满两个月的诉调案件由系统自动转为立案共2.1万件,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
为杜绝案件“久调不立”的问题,上海法院率先开发了立案“智能审查”系统。该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立案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对符合立案条件、审查期限满7日的案件和调解满两个月的诉调案件自动转为立案,推动立案期限“刚性约束”。
同时,该系统还具有辅助法官识别诉讼中当事人虚假诉讼、滥用诉权行为等功能,有效维护正常司法秩序。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刘晓云表示,上海法院将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要求,进一步畅通线上线下立案渠道,优化“智能审查”功能,防止超期立案、人为不立案。
【编辑:任靖】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热点
-
时政微纪录丨谋篇布局“十五五”——习近平总书记上海之行纪实
-
重磅微视频丨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
-
【央视快评】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
国台办:欢迎台湾同胞踊跃参与“中国电影消费年”
-
时政专题片丨挺立潮头开新天——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时政专题片丨挺立潮头开新天——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最新热点2025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人工智能发展,是总书记此行考察的重点,也是他一直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