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歌唱家扎西顿珠:云南民族音乐剧未来可期
文化艺术中新网昆明1月22日电 题:青年歌唱家扎西顿珠:云南民族音乐剧未来可期 作者 熊佳欣 陈静 “随着国内音乐剧市场逐渐升温,民族音乐剧的发展前景广阔。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一批受到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喜欢的民族音乐剧,用音乐的力量、民族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22日,云南省政协委员、青年歌唱家扎西顿珠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正在昆明召开。作为云南最受欢迎的民族青年歌唱家之一,这是扎西顿珠第五年以委员身份参加省政协会议。 2021年,由扎西...
2022-01-24
河北皮影匠人60载刀笔传承 刀刀刻出“虎虎雄风”
文化艺术(新春走基层)河北皮影匠人60载刀笔传承 刀刀刻出“虎虎雄风” 中新网唐山1月22日电(汪洋 白云水)一个75岁老人,60年致力非遗皮影传承和发展,他以一块白布做银幕,一盏明灯照古今;他的一招一式尽是道,一曲一调皆有情…… “能写能画,会说会唱。”说起河北省迁西县西莲花院村的皮影艺人李树稳,四里八乡的村民都会给出这样的评价。 唐山皮影,是集光影、雕刻、舞蹈、说唱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雕刻,作为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制作人的精湛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非遗传承人李树稳在...
2022-01-24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赴建阳进行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田野调研并寻访暨大旧址
文化艺术2022年1月7日至12日,受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区委邀请,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陈平院长一行对该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区域历史文脉追溯、创意产业研发以及暨南大学旧址寻踪等内容,进行了为其五天的田野调研与实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传媒与艺术试验教学示范(北京)前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京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前任执行院长肖永亮教授与广东财经大学江振华教授受邀参与考察。 考察团在暨南大学旧址纪念石前合影 千年古城建阳与百年暨南大学有着深厚的情谊与历史渊源,早在1941年,暨南大学在抗日战争的...
2022-01-24
千古秦淮亦新潮
文化艺术南京夫子庙步行街通过消费场景的多元升级、消费产品的迭代创新以及消费容量的扩充来招引客流、促进消费,努力擦亮夫子庙步行街最具消费特色和消费活力街区这块金招牌。 “没想到夫子庙变化这么大,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更时尚了,也更好玩了。”时隔5年,安徽游客周欣悦元旦假期再次来到江苏南京夫子庙步行街。她说,夫子庙步行街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消费场景和文创品牌让人耳目一新,“以前来这里,看看孔庙、贡院,吃碗鸭血粉丝汤就走,现在各类文艺范儿的产品和新潮街区、门店,让人流连忘返,一天也逛不完”。 在许多游...
2022-01-24
“生命之光”绽放 “奥运梦想”激荡
文化艺术“生命之光”绽放 “奥运梦想”激荡 1月21日,大寒过后的北京,雪花飞舞,2022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以“生命之光”为主题,涵盖奥运精神及抗疫精神,集中体现了人类生命的价值、尊严、能量和光辉。 李宏钧的国画《生命之光》,长7.88米,宽3.33米,画面中,从传统冰雪运动到冬奥会场馆及比赛场景,从全民健身到奥运健儿夺冠瞬间,在冬奥会徽的光芒照耀之下,中西方运动健儿共展风华。 法国画家露西·朱颜的油画《奥...
2022-01-24
第九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开幕
文化艺术第九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开幕 本报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王珏)21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届双年展围绕“生命之光”的主题,聚焦抗疫精神与奥运精神,采用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追求新颖独特、异彩纷呈的当代艺术风格。 本届双年展还设有“历届北京双年展体育题材藏品精选特展”“欧洲十二国当代艺术特展”“国际女艺术家当代艺术特展”等特展。为向更多人展示“生命之光”的精彩与魅力,本届双年展制作推出360°线上...
2022-01-24
走出“深闺”的新疆“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
文化艺术中新社乌鲁木齐1月21日电 题:走出“深闺”的新疆“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 作者 史玉江 “新疆是个好地方——第九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展”21日在此间启动,来自天山南北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展身手,展示新疆各类非遗的保护成果。 中新社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民族乐器、面塑、皮影戏、剪纸等十几位非遗传承人携近百件展品亮相,同行者感慨称其为一场“中华文化盛宴”。 葫芦上复活敦煌、克孜尔壁画 马江红坐在椅子上,用腿支住约70厘米高的大葫芦,一手搀扶,一手刻...
2022-01-24
秦始皇帝陵陪葬墓墓主身份尊贵 出土文物显示贵族奢华生活
文化艺术中新网西安1月2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1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该院2021年对秦陵西侧1号墓葬北墓道和两个陪葬坑进行了发掘清理,并对包括陶器、铜器和小件器物等出土文物进行室内修复。 从2013年开始,考古人员对秦陵西侧1号墓葬进行了持续性发掘。2021年的工作主要是对北墓道和两个陪葬坑的发掘以及室内修复。 图为出土的文物。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图 据介绍,陪葬坑有三个,南边一个,位于南墓道的西侧,以前已完成发掘。整体结构是厢板式结构。埋有四匹马和一辆木车以及一只狗。出土有盖弓...
2022-01-24
秦兵马俑一号坑新清理出陶俑20余件
文化艺术中新网西安1月2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1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2021年考古人员对秦兵马俑一号坑的两个过洞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陶俑25件。 秦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14260平方米,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余件。 2021年度发掘地点位于一号坑北侧中段,在其中一个过洞清理出陶俑15件,提取10件,拼对完成8件。在另一个过洞清理出陶俑10件,提取7件,拼对完成4件。陶俑、陶马残破严重,有较...
2022-01-24
农民创业报告文学《中国农民城》真实再现“龙港奇迹”
文化艺术中新网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记录“中国第一农民城”发展历程、书写中国基层农民创业发展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城》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十八大以来第一个不设乡镇和街道的“镇改市”——温州龙港的发展为主线,全面讲述了小渔村发展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真实历史,为人民奋斗留下炽热而凝重的记录。 作者朱晓军是当代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他以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写作一直备受关注,《一个医生的救赎》《高官的良心》《快递中国》等作品受到评论家和读者的高度评价,曾获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
2022-01-24
“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走进中国载人航天
文化艺术中新网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 余湛奕)在中华传统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由全国总工会指导,全总宣传教育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2022年“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21日走进中国载人航天。 为充分表达对中国载人航天和广大航天人的敬意,活动组委会邀请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潘衍习撰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名誉主席张海,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名誉主席苏士澍,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分别为出席活动现场的航天员代表杨利伟、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以及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书...
2022-01-24
国家大剧院自制歌剧《图兰朵》再登台 “全华班”精粹呈现
文化艺术中新网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 高凯)国家大剧院自制歌剧《图兰朵》日前再度登台,《图兰朵》是国家大剧院建院之初艺术生产的开山之作,由作曲家郝维亚续创作曲,导演陈薪伊、舞美设计高广健等携手打造。 本轮演出由指挥家袁丁携手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合唱团、管弦乐团,以及国家大剧院童声合唱基地·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金帆合唱团,以饱满的艺术感染力讲述这部东方传奇故事。“全华班底”的主演阵容汇聚了国内歌唱界的中坚力量,充分体现了西方经典、中国制作的至高水准,并展示出中国歌唱家在歌剧舞台上的深厚功力。 与西方诸多...
2022-01-24
国宝级孤本《北宋韩琦楷书信札》卷再露真容
文化艺术中新网贵阳1月21日电 (周燕玲)21日,贵州省博物馆原创展览《清平乐——<韩琦楷书信札>及宋代文人风韵展》开展,国宝级孤本《北宋韩琦楷书信札》卷再露真容。 韩琦(1008年—1075年),北宋名相、名将,历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北宋韩琦楷书信札》卷是韩琦的两帖真迹纸本墨迹《信宿帖》和《旬日帖》与后世元、清两朝十三段题跋的合裱之卷,其中《信宿帖》是韩琦写给欧阳修的一封感谢信。 图为展出的藏品。 周燕玲 摄 该展策展人、贵州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刘恒介绍说,《北宋韩琦楷书信札》...
2022-01-24
中俄青少年“相约北京”唱响冬奥旋律
文化艺术中新网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茉莉花》《卡林卡》《我和你》……这些耳熟能详的中俄歌曲20日晚在“一起向未来”——青少年合唱展演的舞台上轮番唱响。此次演出是“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点亮青春”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声中传递着中俄青少年对北京冬奥会的美好期盼与祝福。 音乐会在《相聚一堂,为美好的未来歌唱!》的旋律中开场,两国少年轮番登场,分别演唱了《快乐的聚会》《唱脸谱》《卡林卡》《茉莉花》等两国经典曲目,他们为冬奥献礼还共同演唱了《冰雪之梦》。此外,中俄少年还共...
2022-01-24
聚焦“生命之光”诠释人文奥运 七百余海内外艺术品亮相北京双年展
文化艺术中新社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以“生命之光”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简称第九届北京双年展)2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该展既是全球参与国家最多的艺术双年展,也是新冠疫情期间规模最大的线下国际性展览。 “运动是生命的强光,艺术是生命的亮色,用视觉语言谱写生命赞歌”,第九届北京双年展策展团队如是诠释主题“生命之光”的含义。 本届主题参展作品采用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和首个双奥城市北京的人文奥运理念。展览展出117个国家和地区573位艺术家的7...
2022-01-24
最新热点
-
四川巴中:大型现代川剧《晏阳初》将在多个国家巡演
-
方钢军: 书画是人与自然的身心交流
-
中国商务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切实解决堵点卡点问题
中国商务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切实解决堵点卡点问题
最新热点中新网4月27日电 商务部等6部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
YouTuber OTWD at Canton Fair: China's robots blow my mind
YouTuber OTWD at Canton Fair: China's robots blow my mind
最新热点Welcome to the Future at Canton Fair 2025! Step inside the world'...
-
inZight | How Greater Bay Area confronts Tariff Wars
inZight | How Greater Bay Area confronts Tariff Wars
最新热点Along Liuxian Avenue in Shenzhen, multiple robotics companies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