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客家乡音不改!台湾新竹县县长杨文科汕尾寻根认祖
2025-03-01 20:12:10
|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第一届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将于3月1日在广东省汕尾市隆重开幕。与此盛事相映的是,台湾新竹县县长杨文科首回故乡——2月28日率领台湾杨氏宗亲代表团一行,到汕尾陆丰八万镇下葫村祭祖访亲,两岸宗亲共话家情,共叙血脉亲情。
汕尾杨氏宗亲为台湾宗亲返乡祭祖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会,按照客家风俗,每一个台湾宗亲都品尝了一碗汤圆,象征认祖归宗。
随后,杨文科带领杨氏兄弟在下葫村村口前种下了象征两岸亲情长青的罗汉松,寄托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汕尾宗亲还向台湾宗亲赠送了珍贵的族谱,两岸乡亲嘘寒问暖,共话亲情,气氛温馨融洽。
在宗亲交流会上,杨文科动情地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今天,我们在祖祠前祭拜先人,不仅是怀念祖先,更是提醒自己,无论身处何处,客家精神与祖宗智慧都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他还说,祭祖不仅仅是一个仪式,也是对客家文化的一种传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浓浓的乡土情,这份情也将深深地埋在我们心里,惠及后代子孙”。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台湾新竹县杨氏后裔提供的族谱显示,其先祖从陆丰葫芦畲 (现汕尾陆丰八万镇)迁出后辗转至台湾。2023年2月,在台湾客家研究学者何雅芬与两岸宗亲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对比族谱、地名及口述历史,确认台湾杨氏祖籍地是汕尾陆丰市八万镇下葫村,杨文科是杨氏第十九世子孙。
乡亲杨建忠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下葫村民一直都盼望着杨文科带领杨氏宗亲早日前来寻根认祖:“台湾宗亲的祖先当时是带着族谱去的台湾,为后代回来寻根认祖留下了重要的依据。”杨建忠说,台湾杨氏宗亲保留了良好的家风家训,迁台时隔近200年后,台湾的杨氏子孙仍然讲着一口陆丰当地正宗的客家话,这正是“能卖祖宗田,不失祖宗言”的最好写照。
据了解,汕尾作为开发台湾汉族人群的三大原乡之一,与台湾山海相连,血脉相亲,风土相近,文脉相传。汕尾陆丰市八万镇杨氏宗亲迁台的历史,正是两岸血缘与文化纽带的重要见证。
文、图、视频拍摄丨记者 李国辉 蒋铮
视频剪辑丨蔡昭旭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热点
-
四川巴中:大型现代川剧《晏阳初》将在多个国家巡演
-
方钢军: 书画是人与自然的身心交流
-
中国商务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切实解决堵点卡点问题
中国商务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切实解决堵点卡点问题
最新热点中新网4月27日电 商务部等6部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
YouTuber OTWD at Canton Fair: China's robots blow my mind
YouTuber OTWD at Canton Fair: China's robots blow my mind
最新热点Welcome to the Future at Canton Fair 2025! Step inside the world'...
-
inZight | How Greater Bay Area confronts Tariff Wars
inZight | How Greater Bay Area confronts Tariff Wars
最新热点Along Liuxian Avenue in Shenzhen, multiple robotics companies have...
